第220章 规划(1 / 2)

士人勤勉求学,入仕为官,辅佐君王治国安邦;

农夫深耕田亩,五谷丰登,供养黎民;

工匠专注技艺,创新发明,改良生产工具,如改进曲辕犁,提升耕作效率,间接缓解人口压力,延长国运。”

此番规划让朱标颇为赞赏。

或许改良火铳、火炮等军国重器,提升它们的威力,明朝开疆拓土岂不是更为顺利?

商人往来南北,使大明百姓都能得到所需之物,同时为朝廷开辟巨额财源。

如此一来,国家财力充裕,便能施行诸多利国利民的善举:治理黄河、救济灾民、保障军需粮草。

如此一来,无论是治水、赈灾还是军备,无不游刃有余。

士农工商各司其职,各自贡献智慧与力量,齐心协力建设大明。

大明百姓皆丰衣足食,满怀希望,积极进取,以身为大明子民为傲!

从此不再有饥荒与苦难,无人被迫卖儿卖女,亦无人自暴自弃。

大明国力必然强盛,疆域必定辽阔!

其国势之辉煌,必远超往昔!

论霸业,不逊于秦;论强盛,不输汉;论昌盛,远超唐;论富庶,压倒宋;论疆域,不亚于元。

这般盛世,千载难寻,谁能匹敌?

“嘶——”

听罢朱政掷地有声、振奋人心且极具说服力的言辞,朱标不禁头皮发麻,内心震撼。

即便他向来冷静,却也不由自主地对朱政描绘的盛世图景热血沸腾。

“论霸业,不逊于秦;论强盛,不输汉;论昌盛,远超唐;论富庶,压倒宋;论疆域,不亚于元。”

朱标呼吸急促,紧握袖中双手,心驰神往。

若真能达成这一切,拥有如此山河,如此宏图伟业,纵使九死亦无悔!

朱标神情恍惚,伫立原地良久。

心潮起伏,激动难平。

许久之后,朱标仍沉浸其中,不禁低声感叹:

“这般旷古未有的盛世景象啊!”

朱政听闻,心头一震,随即想起朱标的早逝宿命,轻叹一声劝道:

“殿下无需忧虑,只需保重身体,定能亲眼见到。”

朱标闻言醒悟,淡然一笑。

即便看不到那盛世景象,又有何妨?

有嫡子在,大明便有希望。

他只需为嫡子打牢根基,将来交付朱政,必不负所托。

大明将在两人努力下走向繁荣,成就他心中的盛世。

想到此,朱标浑身充满动力,疲惫的身体再度焕发活力。

他身为父亲,不仅要做榜样,更需为儿子铺平道路,让其前程无忧,凌驾于父子两代之上。

朱政听罢,又补充道:

“我刚才所说皆是大局谋划,非一时之功。”

具体如何实施,殿下比我更清楚,我不敢妄言。

归根到底,一切还是要看人的。

明主则兴,庸主则衰。

朱标闻言未置一词,仅是含笑凝视朱政。

在朱标心中,朱政早已是堪当大任的明君胚子。

不论文治武功,皆出类拔萃,堪称旷世奇才。

回顾历代帝王,又有谁能及朱政的卓绝天赋?

想到这里,朱标目光中满是自豪。

有这样的儿子,夫复何求!

虽感自身子嗣数量不及父皇,但质胜于量。

除却几个不成器的,单是朱政一人,便足以让其他兄弟黯然失色。

经此一番对话,朱标对朱政的期待已至顶峰。

其继位之事再无悬念,实乃上天眷顾。

然而,这也让朱标感到一丝无奈,如此出色的儿子,反倒让他这位父亲显得无所适从。

更重要的是,尽管朱政已被确立为继承人,身为父亲的朱标仍难掩担忧。

他对这位出色的儿子寄予厚望,却也因历史教训而心存疑虑。

自古以来,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虽欲留名青史,却常因激进改革致乱局频发。

相较之下,平凡守成的君主反使国祚绵延。

如今朱政才智超群,若承袭大统,势必渴望成就霸业。

朱标从其提出的创新政策中已窥见端倪。

于是,他郑重叮嘱道:“今日所谈之事,除朕外,切勿向他人提及。”此举不仅是对朱政的保护,更是为了规避朝中复杂的权势之争与利益纠葛。

将来实施这些政策时,朱标同样计划亲自完成,承受各方压力,确保丝毫不影响朱政。

这是身为父亲的责任与对儿子深沉的爱护,更是未来皇帝对继承者的保护。

目前,尽管朱政在军中已有一定实力,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仍显不足。

朱标决心像太祖一样,不断强化他的能力,弥补短板,助他顺利登基。

听到此话,朱政点头表示理解,即便并无相关打算,仍感激朱标的关怀。

“还有一点……”朱标放下心来,语重心长叮嘱道:“你天赋异禀,远超常人,但切记,平庸者因懒惰失败,才智者因骄傲败亡。

我并不担忧你的聪慧,只担心你恃才傲物。

无论何时,都应保持谦逊冷静,不可轻视他人,更不可一意孤行。

要学会兼听则明,记住,成大事者识字当先,才能为辅,人谋与天意各占一半。

若时机未到,不妨暂时妥协退让。”朱标担心朱政若过分自信,将来重蹈隋炀帝覆辙,因此真诚劝诫,希望他能谨慎行事。

满是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教诲!

此刻。

朱政虽疑惑朱标今日言行为何怪异,却同样感受到朱标真诚的关怀。

当下认真回应道:“殿下放心,我明白了!”

“好啊!”朱标欣慰地点头微笑。

今日虽未能在朱政面前展现父爱,面对才华横溢的朱政也无从教导,只能以善意相劝。

不过通过交谈,发现朱政对他更加亲近了些,也算达成今日来此的目的。

如今朱标心中唯一忧虑的就是:

若将来朱政登基,将如何对待朱允炆、朱允熥这对兄弟?特别是曾有嫌隙的朱允炆。

朱标沉默片刻后,抬头看向朱政,看似随意地问道:

“政儿,孤问你,你觉得允炆如何?”

“殿下此话何意?”朱政先是一怔,随即意识到什么,目光微凝,不解地追问。

“你莫多想,孤只是觉得你们之前有过争执,或许你会有所介怀……”

朱标温言解释,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朱政神色。